一直在網上看到 Arc 的消息,但作為懶癌晚期的我,懶得去找邀請碼來用,而且一般測試期間的 App 也不太敢直接用於我的生產環境。近來 Arc 終於發布了正式版,我第一時間下載來體驗使用了,在使用了大概小半天之後,我決定把我的主力瀏覽器從 Chrome 遷移到 Arc 使用,除了 Arc 的顏值直擊我的內心之外,這幾乎為互聯網工作者量身打造的功能和交互方式實在是難以拒絕。
介紹#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傳統藝能,瀏覽器這個入口軟件的風口早就泯滅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現在很多年輕人甚至都沒有接觸過當時憑借著操作系統綁定獲得幾乎所有份額的 IE 瀏覽器了。現如今 Arc 的出現,又捕獲了大家的注意力,抛開其他不談,這款軟件的動效設計幾乎充滿了整款軟件的所有交互部分,酷炫這個詞可以在幾乎所有談論 Arc 的文章中看到。
基於興趣,我去查閱了一些 Arc 相關的信息:
Arc 是由 Josh Miller 和 Hursh Agrawal 創立的初創公司 The Browser Company 開發的免費的網絡瀏覽器,在封閉測試後於 2022 年 4 月 19 日發布。Arc 可用於 macOS 和 iOS,但用戶只能在註冊等待列表後受邀下載該瀏覽器。Windows 版本正在開發中,並預計將於 2023 年發布。
—— Arc 瀏覽器 - 維基百科
沒錯這個公司的名字就叫The Browser Company,這是誕生在美國紐約的一家瀏覽器公司,在最初階段就獲得了 1800 萬美元的投資,這家公司的很多成員都是之前在知名企業中擔任過重要職務的,也包括 Chrome 的聯合創始人 Darin Fisher。Arc 是基於 Chromium 並用 Swift 語言開發的,也就是說,你在 Chrome 上插件、瀏覽歷史記錄、Cookie、密碼、書籤等幾乎所有數據都可以無縫遷移到 Arc 使用。
顛覆認知的標籤管理#
如果你之前使用的瀏覽器標籤和地址欄在頂部的話,你可能會花點時間來習慣一下側邊的設計,再你適應之後你將會獲得更多的空間利用率。因為在當今的大屏時代,屏幕寬度已經嚴重過剩,在眾多網頁中都會定義一個最大寬度兩邊留白,這樣就浪費了很多很多空間。網頁內容大都是自上而下的,反而高度空間是最不容易被浪費的,所以 Arc 選擇用側欄來放置是一個讓空間利用率更高的選擇。
在傳統瀏覽器中,輸入一個地址將會打開一個新的標籤頁,經常會在標籤欄堆積很多標籤,時間久了之後都忘記之前打開了哪些標籤了。尤其一些常用的工具網站,一般都是一直打開在瀏覽器中,以便需要的時候快速使用,但是當標籤頁多起來,找都找不到,最後難免會再打開一個頁面,惡性循環。當然你也可以用收藏夾來管理這些標籤頁,從收藏夾找到這個頁面並打開重新獲取網頁並渲染,這裡花費的時間成本比常駐在標籤欄的標籤頁會高很多。所以往往收藏夾裡收藏的標籤要麼常年不會去點一次,要麼就被淹沒在無窮無盡的標籤項裡。
而 Arc 明確的給標籤劃分成三種:Today、Pinned、Favorite。雖然有種類區別,但是他們本質上都是一個標籤項,點擊會切換網頁,但不會打開新的標籤項,接下來介紹一下它們的區別。
- Today
這個類別的標籤會有一個默認的自動清理時間,默認是 12 小時,可以在設置中更改,會隨 Space 變化而變化 - Pinned
支持創建文件夾管理,會隨 Space 變化而變化 - Favorite
處於標籤欄的最頂端,最多可以添加 12 個,不會隨 Space 而變化
然後這裡所有的類型,本質都是一個標籤頁面,直接點擊就能打開頁面,但是從 Pinned 和 Favorite 中點擊跳轉鏈接時,會出現一個標識,標記當前標籤已經不是當時加入時的路徑,也能快速回到當時加入的路徑。如果從網頁內打開了一個新頁面或者跳出外站,就會打開一個浮動的窗口,臨時讓你操作使用,並不會新打開一個標籤,當然如果你需要,你也可以把這個浮動窗口放大變成一個 Today 標籤。
其實也不必刻意去控制這些標籤的類別,因為 Today 的規則是 12 個小時自動清理,當你堅持使用幾天之後,你就會知道哪些頁面你並不想被 Arc 自動清理,那麼把它放到 Pinned 裡面去就可以了。當你切換工作區時,還會經常使用到另一個工作區的網頁,那麼把它放到 Favorite 裡面去,就可以了。Arc 很聰明的利用了這樣一個機制,倒逼用戶對自己的標籤進行管理。
待續#
這次僅僅講了 Arc 的很小一部分,後面有時間給大家介紹 Arc 重新定義瀏覽器的部分,比如:Spaces、Boosts、Easels 等等